靶标蛋白
分子量约44-75 kDa,含314个氨基酸,富含天冬氨酸、谷氨酸,带负电荷1
2
3
。
RGD序列是整合素受体(如αvβ3、αvβ5)的结合位点,调控细胞粘附与迁移1
2
3
。
可被凝血酶裂解为N端(45 kDa)和C端(24 kDa)片段,N端片段粘附功能更强2
4
。
骨桥蛋白(Osteopontin, OPN):一种磷酸化糖蛋白,含精氨酸-甘氨酸-天冬氨酸(RGD)序列,广泛分布于骨、肾、免疫细胞及肿瘤组织中1
2
3
。
结构特征:
抗体类型
多克隆/单克隆:需根据供应商说明确认,多克隆抗体适用于复杂样本(如组织裂解液),单克隆抗体适合特异性检测特定表位5
6
7
。
反应种属
人、小鼠、大鼠等,部分抗体可交叉反应(如牛OPN研究)1
5
6
。
检测方法
Western Blot (WB):检测OPN蛋白表达水平,区分全长或裂解片段4
5
。
免疫组化 (IHC)、免疫荧光 (IF):定位组织或细胞中的OPN表达(如肿瘤微环境、炎症区域)4
5
。
ELISA:定量血清、体液或组织中的OPN浓度,用于疾病标志物分析5
6
7
。
流式细胞术:分析免疫细胞(如巨噬细胞、T细胞)表面OPN表达5
8
。
研究领域
肿瘤转移:OPN通过整合素激活FAK-Src信号通路,促进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4
5
9
。
免疫调控:OPN调节Th1/Th2免疫平衡,增强树突状细胞成熟及T细胞分化5
8
10
。
骨代谢:参与骨形成与矿化,与骨质疏松、骨关节炎相关10
11
12
。
发育与疾病:母乳中OPN含量高,支持婴幼儿免疫与认知发育6
7
13
13
。
肿瘤转移机制
OPN通过RGD序列与整合素αvβ3结合,激活FAK-Src信号通路,促进肿瘤细胞迁移4
5
9
。
OPN-C端片段与CD44结合,抑制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清除,促进免疫逃逸5
9
。
免疫调节
OPN增强Th1细胞因子(如IFN-γ)分泌,抑制Th2应答,维持免疫稳态5
8
10
。
在母乳中,OPN通过肠道屏障保护作用减少婴幼儿发热与炎症反应6
7
13
13
。
骨代谢调控
OPN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与矿化,抑制破骨细胞活性,参与骨重建10
11
12
。
OPN表达异常与骨质疏松症、关节炎相关,可能通过调节MMPs活性影响骨微结构10
11
12
。
样本处理
组织样本:建议使用含蛋白酶抑制剂的裂解液,避免OPN降解1
4
5
。
血清/体液:低温保存(-20°C或-80°C),避免反复冻融1
4
5
。
实验条件优化
Western Blot:需还原性条件(如β-巯基乙醇)破坏二硫键,确保抗体识别线性表位4
5
。
ELISA:优化抗体浓度及孵育时间,避免假阳性(如血清中干扰因子)1
4
5
。
临床检测参考范围
正常值:血清OPN水平因检测方法而异(如ELISA法约10-50 ng/mL)6
7
13
。
病理变化:肿瘤患者、骨代谢疾病或炎症患者中OPN水平显著升高4
10
11
。
验证资源:优先选择提供验证数据的抗体(如阳性对照组织、细胞系)4
5
9
。
内毒素控制:若用于细胞培养,需确认抗体内毒素含量(如<1 EU/μg)8
11
13
。